美国 12 月 CPI 揭晓:特朗普时代前夕的经济信号与隐忧

美国12月CPI通胀同比加速但符合预期,核心CPI同比和环比均低于预期,最新的CPI数据令市场预计美联储将继续降息步伐,降息进程或许不会有数据公布前预计的那样悲观,这也有助于阻止美债市场的大幅抛售。

1月15日周三,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:

12月CPI同比上涨2.9%,预期值2.9%,前值2.7%。这是去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。



12月核心CPI同比上涨3.2%,低于预期的3.3%,前值为3.3%。

12月CPI环比上涨0.4%符合预期,前值为0.3%。其中40%以上的涨幅来自能源。

12月核心CPI环比上涨0.2%,低于预期值和前值的0.3%。此前核心CPI已连续四个月环比上涨0.3%。



美联储最喜欢的CPI指标——超级核心CPI环比上涨0.28%,将年度通胀速度放缓至4.17%。



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,核心CPI数据比包括经常波动的食品和能源成本在内的整体CPI更能反映潜在的通胀趋势。这是拜登总统任期内的最后一份通胀报告,美国物价在其任职期间累计飙升了20%。特朗普将于下周宣誓就职,届时或推出超 100 项政令。近期,围绕其就职后在经济、关税、地缘政治等领域的讨论热度飙升。特朗普的行事风格使未来局势充满不确定性,引发全球资产价格剧烈波动:美元和美债利率走高,非美货币受压,美股震荡下行,黄金和原油价格上涨。

经济学家普遍预计其关税政策将对通胀构成上行压力,消费者预期的指标最近也在上升。

美国国内目前问题棘手。债务上限争议不断,贸易关税政策不明,俄乌冲突和谈进展缓慢,加剧了市场博弈。财政赤字更是一大隐患,马斯克承认 2 万亿美元的支出削减目标难以实现,预示财政赤字将长期维持高位。美国财政支出中,社保、医保和国防开支占比大,削减这些开支阻力重重。而其他可削减部门预算占比小,难以改善赤字现状。加之俄乌冲突、地缘政治紧张,国防预算难减,高利率又增加利息支出,财政赤字问题愈发严峻。这不仅给美债市场带来长期压力,还可能动摇美元地位,加剧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。



一些分析师认为,在美国经历了连续数月的通胀数据走高之后,最新的CPI数据低于预期有助于重启通胀取得进展的讨论。但美联储官员们需要看到一系列低迷的数据之后才能确信这一点。此前挥之不去的通胀压力导致全球债券市场大幅抛售,并引发了人们对美联储去年年底过快放松政策的担忧。结合上周强劲的非农就业报告,人们普遍预计美联储仍将在本月晚些时候的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。但有更多经济学家表示,该报告使得今年3月降息成为可能,例如,再出现一份降温的CPI报告以及非农就业疲软。在本次CPI报告发布之前,普遍预计直到今年下半年才会再次降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