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Fannie Mae 发布的数据显示,6 月购房者情绪指数(HPSI)跌至 69.8,较 5 月下降 5%,回落到今年春季低位。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因素?让我们来深挖
就业忧虑成情绪主要拖累
HPSI 中“担忧失业比例”飙升至 29%,较 5 月上升 13 个百分点,也比去年同期高出 18 个点。这表明:购房者最担心的是,自己突然失业后无力承担房贷。就业稳定是购房最大的心理基础。
关税政策拖累消费预期
2025 年以来一系列关税措施正逐步压缩家庭可支配收入。耶鲁预算实验室(Budget Lab)预估:2025 年关税将推高商品价格约 1.7%,等同于每户平均损失约 2300 美元。
利率走势继续摇摆不定
最新HPSI 调查显示,39% 的消费者预期利率不变,34% 预期上涨,25% 预期下降。虽然短期内债市避险可能拉低利率,但中长期通胀压力仍可能导致维持高利率。
购房/卖房情绪同步走弱
认为“现在是买房好时机”的消费者比例仅为 28%,只有约 21% 的人认为目前是卖房好契机,房价上涨的信心也明显减弱。
宏观经济带来更大压力
关税加剧了经济增长放缓与失业担忧。Barron’s 指出,2025 年平均关税率升至 17.6%,可能导致 GDP 增速下降 0.7%,失业率上升约 0.4%。
核心结论:三重压力下购房者信心受挫
整体来看,关税冲击虽非唯一因素,但正在侵蚀家庭预算与市场预期。就业和利率的不稳定是主要拖累,而房价和卖方预期的低迷更反映出买卖双方信心同步走弱。
| 购房者该如何应对三重压力?
一、购房前期规划阶段
1、重新评估购房预算
别再只看首付和月供,还要加入“装修成本上涨”和“生活支出增加”的预估。
建议将紧急备用金从传统的3个月生活费,提高至6个月以上,应对可能的收入波动。
2、仔细筛选贷款产品
利率不确定性大时,可考虑混合型ARM贷款(如5/6 ARM、7/6 ARM),前期利率低,未来若利率下行可提前再融资。
对于自雇人士或现金流充足者,可以评估NON-QM贷款产品,扩大融资选择。
3、关注区域与项目的性价比
在房价上涨空间有限的时期,更要考虑房产的保值能力与出租潜力。
关注有库存压力或新盘促销的区域,可能有议价空间或开发商补贴
二、交易谈判与执行阶段
4、锁定利率窗口期
若利率短期回落(例如因通胀回调或政治扰动),尽快锁定利率,并要求贷款方提供“浮动转固定”或“rate lock extension”选项。
留意每月的CPI、PPI、美联储会议纪要,有利预判利率走向。
5、要求详细费用明细
在报价阶段索取完整的“Loan Estimate”,确认所有费用(特别是 appraisal、processing、admin fee 是否合理),防止建材或税费变动后追加成本。
6、谈判时要求让利或补贴
当前买家信心减弱、成交周期拉长,开发商可能会提供closing cost credit、买方补贴或 rate buydown,不要羞于开口谈判。
三、购房后/持有阶段
7、考虑尽早再融资可能性
若未来12–24个月利率下降,可提前规划再融资方案,降低长期持有成本。
保存好贷款文件、收入/资产证明,以便届时快速审批。
8、精打细算应对通胀
面对水电物业上涨、装修价格飙升,优先进行必要性强、回报周期短的小型改造(如更换节能电器、修复漏水管道)。
大型翻新建议延期,待市场物料价格回稳后再启动。
9、关注政策补助或优惠
各地仍可能推出首次购房补贴、绿色节能退税、税务抵扣调整等应对政策,要及时留意并申请。
| 小结
在当前“三重压力”下,购房者更需做好资金与心理准备,灵活选择贷款方式,把握利率窗口,同时结合政策优势寻找最优购房路径。